警惕!这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疾,老年人尤其注意
时间: 2023-06-08 作者: 点击2197次
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:张大爷今年70岁,想看报的时候发现字根本看不清,书页中间也模糊了,他才意识到,眼睛出现了状况,抓紧到医院看眼科医生。其实在五年前,张大爷就发现了如果光线不够,看书看报就有些困难,且文字看起来似乎有点扭曲,但是根本没有在意。
通过检查后,医生就诊断出张大爷得了黄斑变性。张大爷想起来,以前的一个老朋友就是因此有一只眼睛失明了,如今自己的眼睛也黄斑病变了,难道真的会失明吗?
其实在很多眼科医生的口头禅中,致盲的疾病有“一白一青一黄一红”的概括。具体是指白内障、青光眼、黄斑变性和血管性眼病。
其中,老年黄斑变性患病率不断上升,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。流行病学数据显示,我国50岁以上人群该病患病率为15.5%,80岁以上为23.5%。[1]本期,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致盲的“狠角色”——黄斑变性。
黄斑处视网膜最薄,主管视力和色觉功能,是中心视力最敏锐的地方,我们能看清楚东西主要靠它。黄斑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出现明显的视力减退甚至失明。[2]
比较常见的黄斑病变便是老年性黄斑变性。它是中老年人主要致盲眼病之一。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视频:
(视频来源:好看视频“深读”)
由此可见,黄斑变性带给我们的危害还是很大的,不管是自身还是家庭,都有不小的影响。
且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不可逆的致盲眼病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老年性黄斑变性目前仍无特效药物。[3]
眼的保健至关重要,尤其对于老年群体,早防早治是关键。对于引起黄斑疾病的原因,医学界一直在不断研究。
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可能与遗传、环境因素、吸烟、血抗氧化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。所以,针对这些诱因,采取以下预防措施[4]:
●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,因此,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老年黄斑变性,那么家族成员中50岁以上者应该定期行眼底检查。
●由于老年黄斑变性可能与长期的紫外线暴露有关,建议太阳光强烈时出门戴墨镜。
●有研究表明,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与高血压、高血脂相关,因此,积极预防高血压、高血脂,少吃过于油腻的食品,加强锻炼。
●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,如微量元素、多种维生素,叶黄素等,因此,建议多吃深绿色蔬菜和橙黄色水果。
●老年人群体或存在老年黄斑病变的家族史的人群、经常用眼过度的白领等特定人群,建议补充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膳食营养补充剂,如叶黄素、玉米黄素。
其实,无论男女老少,每个人的眼睛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成分,便是叶黄素。
叶黄素是黄斑最喜欢的成分,最突出的生理功能是视网膜和视黄斑保护作用,可预防视网膜黄斑的老化。调查结果显示,增加膳食叶黄素摄入量,可降低视网膜黄斑变性的风险,也与白内障的低发生率和低手术风险有关。[5]
叶黄素就像是天然的防晒霜,可过滤蓝光,从而减轻蓝光对黄斑的伤害;它也能抗氧化,减轻自由基对视神经的伤害,所以补足叶黄素对保护黄斑至关重要。[6]
对于人体而言,叶黄素无法自身合成,必须通过膳食或者补充剂获取。
叶黄素在木瓜 、南瓜 、柑橘 、枸杞 、桃子等橙黄色的果蔬中存在较多 ,但含量最丰富的食材是在深绿色叶菜中,如羽衣甘蓝 、菠菜 、韭菜 、小白菜 、芹菜叶 、香菜等。[7]
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(2013)》对于叶黄素的特定建议值是10毫克/天。听起来似乎很容易获得,但现实情况是,只通过食补,很多人是未达标的。
首先,叶黄素是脂溶性化合物,有“受热不稳定”的特性,蒸、炸、微波加热可能会让食物中的叶黄素流失。所以吃多少不一定就能补多少。且对于中老年人而言,肠胃吸收功能减弱的情况下,更容易缺乏。
此外,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》中的数据,2018年居民蔬菜摄入达标率仅20%~35%。也就是说,大约 70% 的人无法保证规律、有营养的一日三餐。
同时,一项对蔬菜生产大省山东省济宁市 3 个社区 184 人的调查显示,被调查者的叶黄素全年平均摄入量为每天 2.93 mg,距离 10 mg 相差实在太多。[8]
种种调查数据表明,我们大多数人日常叶黄素摄入量并不能达标。